第一印象触控板超大。官方数据是大了一倍,视觉上从大约正方形扩大成了多覆盖两列键盘那么宽的长方形。
键盘看起来像 New MacBook 的样子,手感比我想象中好很多(说实话,看发布会提到超薄键盘以后我以为悲剧了)。键帽比我这台 Retina MacBook Pro 大得多,而且很稳定(不会像老 Mac 键盘按起来横向轻微晃动)。键程介于老 MacBook Pro 和无风扇那 MacBook 之间,关键是按下去有很好的段落感:不像老 Mac 键盘那样全程一个阻力,也不像 MacBook 那样硬得好像手指在直接戳铝板 …… 新键盘输入到位时手指能感受到明显的「咔」的反馈,赞。
Multi-Touch Bar 比想象中好用。首先是手感,不是 iPhone 那种光面玻璃的触控屏,而是细磨砂效果,视觉和触觉都很舒服。其次,宽度上,我手指按起来没问题。方便性方面,我试了试地图和备忘录,前者启动后 Multi-Touch Bar 上直接显示出一行彩色图标,可以一键查餐馆、咖啡馆、商场、银行、电影院、药店、加油站等地点;后者启动后 Multi-Touch Bar 显示列表、字体等等常用的编辑菜单里的按钮。你还可以随时点开右侧 「<」里折叠(桌面状态时展开)的通用功能键,比如音量、亮度什么的。显示和点击后的反应都没有延迟。
屏幕效果、音响效果、运行速度什么的没体验,也不用太关心 …… 比以前好就是了。可以感觉到重量能明显感觉到比我那台三年前的 Retina MacBook Pro 15" 轻,官方说法是轻了一磅。更薄,但没有减重方面的体验那么直接。
坏消息放在最后:屏幕背面的苹果 Logo 不能点亮了,应该是一切为了做薄吧。另外,中文键盘上多印上了很多符号,比如¥、「、」、等等,各有评判吧,我是觉得看着有点儿乱。
照片和参数什么的,看苹果官网吧 http://www.apple.com/cn/macbook-pro/
一不留神,30岁了,妈的。想想小时候的愿望实现了几个: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√,去大城市√,去外企√(虽然现在的外企和那时候已经完全不是一个含金量了) …… 顺便还练了些肌肉。可惜,找个好老婆这愿望还影儿都没有。但你的确爱过了,对吧。虽然那个女孩让你体验了一把人是真的可以悲伤到头发变白的。
小时候特别讨厌语文、英语和美术,结果现在成了一个天天跟英语、设计图和文档打交道的外企软件产品经理。
小时候修改了出生日期提前一年上学(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 9 月 1 日以后出生就要等下一年才行这个扯蛋的入学规定),结果选了个和大学专业不一样的自己真正喜欢的职业,因而初期不知道绕了几年弯路。
小时候觉得我那些信教的亲戚是上当受骗了,现在我越来越相信有那么一个「更高的力量」了。
小时候是个愤青,现在却变成了个右派 ……
说实话,我完全没觉得自己和 10 年前有多大区别。还是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,还是希望把每件事做好,甚至自信心和身体素质还更好了。这一点应该也是家族遗传,我姑爷退休后有一次在公交车上遇到有人给他让座,然后很困惑的问我爸:咦,我老了吗?
没什么可许愿的,我相信未来会很美好 …… 算了,祝自己早日找到另一半吧。
如果你很蛋疼的把普通耳机和 Lightning 接口耳机同时插在一个设备上,应该是最后插入的那根耳机工作。
方法是在 Twitter 上看 @24Says 说的,方便多了。
电池医生在苹果 App Store 应用商店的下载地址 https://itunes.apple.com/cn/app/battery-care-check-your-battery/id1130216129?mt=8
撕完了贴纸,外壳上仍然粘着胶,怎么也洗不掉。网上搜了一下,用橡皮或者风油精可以去掉贴纸残留的胶。
试了试果然好用,真的特别干净。推荐。